电话

    沈阳子谦心理咨询中心于二〇〇七年五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家规范、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中心成立以来,赢得了大量来访者的信赖和认可,并被不同媒体多次采访和报道。
    “爱+专业”是沈阳子谦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特色。在这里,我们拥...[详细]

预约电话:024-83893899 13236654159
微信公众号:
ZQXLZX2020
博客:
h

【握手青春期】2020年03月27日专题分享“孩子的青

发布时间:2020-04-02 10:31:15 浏览人数:

​ 分享时间 

 

2020年03月27日晚19:30-20:00

 

 分享老师 

 

 

主题

 
孩子的青春期,家长的觉察之旅

 

 

 分享内容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本周的值班老师,我们子谦心理咨询中心的牧心。很开心,我们子谦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与所有有智慧的家长朋友们共同来了解关于青春期的故事。
     同时这样一个平台呢,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分享我们在心理工作上和个人成长方面的经验和体验。那么我们共同来探索,打开心门,走向内在,甚至是走向觉醒的这条道路。
     本周由于没有家长的提问,那么我将借此机会分享一些我对青春期的理解。
 
 
我时常能够听到我身边的朋友们经常会说: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啦,我真的是受不了啊,太抓狂,太崩溃了。而且他们说到了与孩子相处的种种的细小事情的时候,都是充满了无法理解,不能忍受和不得不强忍着面对的一声叹息。
即便这样,我们的一些家长们还是会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源,绞尽脑汁,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地来寻求方法。而且还在无数次跟孩子的交锋中来检验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其实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家长体会到了一种在跌跌撞撞的挣扎中,咬紧牙关:从青春期开始,我一定要坚持,挺到初三,挺过中考。然后呢,高中的孩子的家长们会说,我一定要熬过高考,就解放了!
我身边的这么多的家长朋友们,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他们那些年满眼、满身都是孩子和孩子的未来。虽然这是一种大部分的家长们现状,但是也有一少部分的家长会说,其实我没觉得孩子的青春期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呢,我们以前都不是太管孩子的。
那说到这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想问一问这些少数的家长们,你们不管孩子的,你们都干啥了?那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啊?那你们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已经曾经替你们问过了,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经验就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主,自己来选择,同时,你也要学会自行承担你做出的选择。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好像青春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个初中和高中的日子还是很轻松的,就这样过来了。
我想在线听的朋友们,和之后回看的、回听的朋友们一定也会在想:别人家的育儿经验养育的好方法,好像听起来非常非常的简单。但是他们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那么做。好多好多的家长就会内心中升起了无数个问题,他们就会说:他们养育孩子成功的经验,那我们现在要是用的话还来得及吗?孩子都已经青春期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孩子的学习成绩万一下来了怎么办?孩子要养不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可咋整?我看到孩子不听我的,我就想发火儿,这可咋办呢?
没关系,今天正好有机会,咱们来拆解看看。这些我们经常会问自己的问题,或者问别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
我们现在看一看第一个问题,这个别人家的养育经验啊,我现在用还来得及吗?
我们先不说别人家的经验,是不是适合我们家的孩子,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貌似一个关于时间方面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用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但是我想要希望大家能够回到提出问题的——我们自己。来吧,我们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当时的内在感受是什么呢?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自己的内心就感受了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不是内在有一份焦急和担心呢?那么我们自己,体会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我们再深度的觉察一下,我们这份感受的背后又是什么支撑的呢?
有可能是我怕别人家的孩子都冲到前面去了,我们追不上了。这都上初中了,初中三年一转眼就过去,还来得及吗?还有可能就是这个新的养育方式到底有没有用啊?
接着我们又会往下想:万一我做不好,把孩子耽误了,可怎么办?到时候孩子会责怪我,家里人也都会责怪我,我可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
如果我们在深度的往下想的话,可能就会说: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得不好呢?
刚刚,我们听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按照问题背后有一份感受,以及感受背后,有一份内心的解读。我们会沿着这条线最后发现,怎么是我自己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好呢?是我没有做好吗?那么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我们还沿用上一个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先问一问自己:当我们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来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此刻,我好像是担心焦虑和害怕。那这份感受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首先,孩子成绩下来了,第一时间老师就会找家长,被老师点名的滋味可是不好受啊。我每天尽全力的起早做饭、贪黑陪读、接送补习班儿,而且还适当的给孩子补充营养,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可是最后孩子还是这样的成绩,我的付出可不都如东流水吗?怎么就换不来孩子成绩的提高呢?
接着,我们有可能还在继续往下想:成绩下降可能还意味着,中考我们当初设定的那个学校的目标有可能达不成,到时候我们就得降低标准,去一个一般的学校。这个选择,我做家长的真的很难受啊。
有可能我们还继续会往下想:这中考就没考好,没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将来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吗?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就有可能没有一个好的工作,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彻底输在了各种各样的起跑线上,我当爹妈有责任呐,都是我们没做好啊!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成绩下来了,学习成绩波动了,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深度的剖析和拆解的话,最后发现好像还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感觉自己没有做好。
 
 
接着,我们来听一听第三个问题:孩子不能够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可怎么办?
已经是第三个问题了,我们已经学会了,当我们在问自己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觉察一下,跟随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我们内在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不难理解,不难体会到,这个背后,我们感受还是会有担心,有焦虑,有害怕。那这份担心、焦虑和害怕背后到底又是什么样的一个解读呢?
有的妈妈就会说了:你看他一天总是打游戏玩儿手机,我要是不看着他就完了,你瞅他眼睛也近视了,还不能够按时吃饭,也不按时睡觉,这学习也耽误了,成绩也下来了。到时候老师就会找我,同学们和老师们也都会瞧不起我们家孩子。
如果他们瞧不起我们家的孩子,孩子就会没有自信心,而且很可能就会自卑,那怎么能行?我可不能让他将来就变成这个样子,否则的话,我将来就会得忍受一个毫无生气、无所事事、内向寡言的儿子,那可不行,我的孩子可不能这样。如果我的孩子这样了,那等于是我这个当妈的没做好,而且有可能意味着我这当妈的不够好。
第三个问题结束了,不知道各位好朋友们,是不是有这样思考过的可能性——自己曾经会这样想过吗?那么第三个问题,最后的结果又归到了,我们作为抚养人、作为父母的这个担心的背后,是跟自己息息相关,会觉得自己没有做好。
那我们看第四个问题:我看到孩子不听我的话,不按照我的意思行事,我就想发火儿,怎么整?
已经是第四个问题了,我想你们一定能够知道这个规律。无论我们要问出什么问题的时候,一定先问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那么第四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再次回到自己的内在,我问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在是什么样的感受?
那么我们仔细来觉察一下,如果孩子不听我的话,不按照我的意思行事,这一刻我就想发火儿。那么这个背后的感受,是不是会有生气、有愤怒而且还有害怕这样的情绪和感受跟着。那么这份生气愤怒和害怕背后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呢?
有的妈妈会说,这眼瞅着初三了,眼瞅着要中考了,这孩子数学成绩就不行。老师就说,你这个数学成绩不补上来,那么你要想考上那个学校就有点儿困难。跟儿子商量好了,这段儿放学时间,我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数学补习班儿上。你说,他怎么说什么就不去上课呢?道理讲了一箩筐,每次他都默默地答应,也不反驳,但是让他去的时候就是不,你说他是不是跟我故意对着干?你说我怎么还管不了他了呢?我怎么就控制不了这个局面呢?
此时此刻,这份失控的感觉,一定是会让我们的家长非常非常的难受,因为这一切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过去的那么多年,孩子都听我的,但是此刻我发现他开始不听我的了,发现他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我似乎隐隐的感觉到了没有安全感。
孩子从小到大都听我的,他才能有今天的成绩。我做的这么多,不都是为了他好吗?你说现在考试要临近的节骨眼儿上。你要是不听我的去补数学,那么数学成绩就会拉分,拉分的话你就考不上那个重点高中。考不上的话,你就会考到一般的学校,那么将来你的高考也不会有一个太理想的学校。最后,我们又回到了之前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担心上来。那么如果你有一天成年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责怪母亲、责怪我们。
我也等不了那一刻了,如果你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话,我也会埋怨自己。你爸,你爷,你奶,你姥爷,你姥都会埋怨我,我真的受不了,我受不了那一刻。
说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青春期的时候,跟孩子之间互动的苦恼困扰。那么这些问题的背后,可能的内在感受,以及背后的内心写照,我想每个家长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和每个家庭背后的故事也都是不一样的。
但今天我说的这些问题一定是代表了一部分的家庭,一部分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内心的共鸣。那么说到这儿的时候,一定会有人问我:你说了这么多的问题,你帮我拆解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你并没有告诉我办法怎么办呢?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急,马上就要说到重点了。为什么说了这么多的问题,也拆解了这么多的问题,关键在于不是我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也不是要求大家来关注在这些问题上。重点是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每一个我们提出的问题背后,归根结底都会走到我们自己身上来。
这些问题最后走到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会在那里看到,那里有让我们不舒服的感受,那里有我们自己不能够接受和不能够允许的东西和部分存在,那里也有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自己的黑暗面。
可是不管我们再怎么不喜欢,不接纳,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呀。为什么我只喜欢我自己喜欢的部分,而讨厌那个黑暗的自己呢?
此时此刻,我特别希望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黑暗中的自己,却被自己讨厌着、嫌弃着、厌恶着,甚至被压抑着,这一刻,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我是被讨厌着、嫌弃着、厌恶着和压抑着,那我真的是好难受,真的会很不舒服。这一刻,我多么希望有人能够看到我、关注我、给我一个拥抱啊!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仔细觉察一下,很多时候我们也想叛逆。作为家长、作为成人,我也想懒惰,我也想自私,我也想不顾一切,我也想不受控制。这些我也想,我那里面有好也有坏,这才是真实的我。
这就好比自己有两个孩子,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代表着我们的不同影像,代表着不同面向的我们自己。我们这两个或者三个孩子,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会让你格外的喜欢,有的你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不喜欢。但是这些孩子们,都是我们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喜欢这个和讨厌那个呢?既然都是我们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爱他们的全部呢?
此刻会有家长跑出来跟我说:我们在聊的是青春期的孩子的问题,你说了一大堆,说到我们家长身上来了。那么这一刻,我想告诉大家,每个孩子都是我们家长的一面镜子,你喜欢的部分,在里面,你不喜欢的部分,也在里面。你喜欢的部分是你自己有的,你接受的。你不喜欢的部分也是自己有的,但却不被接受的。那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实就是我们黑暗中的自己。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有一个黑暗中的自己。我们还要怎么做呢?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压抑他、去强迫他、去讨厌他、嫌弃他吗?还是我们重新思考,重新觉察,要不要把他们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上,重新看待他、重新接纳他呢?
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想会有很多人能够想到,其实青春期的问题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呢?
每当我们再有任何问题出现的时候,我都希望你们能够按照之前我拆解问题的方法,我们由外向内、由浅中深的开始觉察。我们来觉察所谓的问题背后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与感受相对应的,背后自己的解读又是什么?那么随着我们深入的解读,有可能会在解读的背后深度的觉察到我们自己内在的真实的需求。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样的过程才是从根源上来改变现状,才是会让亲子关系永葆青春的根本,你才是孩子将来有足够内在力量应对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榜样。
如果非要把我这个拆解的过程变成一个技术,或者浓缩成一个方法的话。我愿意把它变成四个字,叫做自我觉察。从我们想要问问题开始: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我是有什么样的感受?跟随感受,背后会有怎样的解读?解读背后会有我自己的什么内在需求呢?
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不过我想一定还是会有一些家长朋友们,依然会有一颗着急的心。特别希望孩子有个好的成绩,也特别希望,想要眼前这个孩子听话。没关系,你的地盘你做主,你可以在关系争斗中继续的循环(享受或痛苦)。你也可以在此刻打破这个循环。让新鲜的东西、让美好的东西在我们自己和孩子身上产生。
最后,祝福每一个家长朋友们都能成为一个智慧的家长,也能在智慧当中,让我们的孩子也变得更智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如果您或您的朋友恰好需要,请加入我们 ♥ 

 

 

愿平静和爱从我们开始,点击关注身心健康,分享传播爱和智慧!
网站:http://www.zqxlzx.com;
预约电话:024-8389 3899;
QQ:1404726356
徐老师微信:
 
 
下方是我们咨询中心实拍图片:
 
点击下方蓝色“阅读原文”进入我们中心网站。